
今天(16日),为期三天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开幕。将展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技术水平和示范应用方面取得的成就。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现已构建了完整的产业体系,涵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网联云控制等,高算力芯片、多模态传感、智能线控底盘等已集体搭载在汽车上。人机交互、协同传感等技术全球领先,配备复杂驾驶支持功能的新型乘用车销量占比超过60%。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汽车“车联云路”试点应用不断扩大,互联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改善。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应用在20个城市开展全国累计开通测试示范道路3.5万公里,道路上部署智能机器超过1.1万台,制定发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88项,制定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等国际标准近10项,为创新技术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大会还将发布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阶段性成果、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技术路线图等成果报告,以凝聚行业共识。
曲国春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科技方面:这些报告和行动计划包含政策趋势、示范项目清单和试点城市数据,具有较高的产业价值。随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测试示范广泛开展。小规模试验验证正逐步进入技术快速发展、绿色施工加速的新阶段。